

潮與巢 Tide and Nest
拍攝:擷果創意 拍攝:擷果創意 拍攝:擷果創意 作品名稱:潮與巢 藝術家:李蕢至 藝術協力:張國耀、林漢卿 攝影:李蕢至、Szvet Tamás 媒材:竹子、鋼筋、不鏽鋼網、鍍鋅漆、蚵殼 尺寸:12 m(L)x 12 m (W)x 3 m(H) 地點:香山濕地,新竹市,台灣 年代:2025 “香山濕地藝術季_海來說” 潮汐的運動源自地球、太陽與月球之間的引力牽引。這股宇宙的韻律,不僅是自然界恆常的現象,也深刻塑造了人類與海洋的關係,影響著漁業、航行、文化,甚至情感與生活哲學。 作品《潮與巢》座落於香山濕地的潮間帶,串連藝術、潮汐與家園之間的意象。以竹子與蚵殼為主要材質,結合當地原生產業的自然元素,呼應濕地生態與人類共存的永續文化。作品在濕地上描繪出如星軌般的圓弧線條,緩緩升起,形構出一條可進入、亦開放的通道,象徵人與自然的循環往返。 整體以雙月形構成:外部的月象呼應竹蚵棚的結構,透過顯化理解自然的力量;內部的月象則如同承載文化與記憶的容器。當風吹拂,蚵殼相互敲擊的清脆聲響,與浪潮的節奏共鳴,成為自然與文化對話的回音。這雙月的交會化作潮汐之家的象徵


浮脈 / Aerial Habitat
作品名稱:浮脈 創作者:緯創人文基金會/緯創資通 X 李蕢至 媒材:竹、藤、鋼筋 尺寸:375cm(L)x335cm(W)x 600cm(H) 地點:關渡自然公園,台北市,台灣 年代:2025 “2025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_看見關渡,自然作為一種解方” 創作理念...


氣鏡之門 Phasegate
作品名稱:氣鏡之門 藝術家:李蕢至 藝術協力:張國耀、林漢卿 攝影:姚家卿 媒材:竹子、鋼筋、LED、煙霧機 尺寸:15 m(L)x 11 m (W)x 6 m(H) 地點:台東知本,台灣 年代:2025 “2025 台東光祭”...


呼吸樹 / Breathing tree
作品名稱:呼吸樹 創作者:李蕢至 助手:Katharina Allebrand 媒材:樹枝、苔蘚、土、落葉 尺寸:12m(直徑) x 2.5m(H) 地點:達姆施塔特森林,德國 年代:2024 “2024國際森林藝術之路_藝術-自然-水”...


光域漫遊 Roam in Light
作品名稱:光域漫遊 創作者:李蕢至 媒材:竹、鐵、鋁合金、尼龍繩 尺寸: 作品_1: 250cm(L)x250cm(W)x600cm(H) 作品_2: 800cm(L)x400cm(W)x400cm(H) 作品_3: 1800cm(L)x1800cm(W)x500cm(H)...


Qadaw (Sun)
作品名稱:Qadaw (太陽) 藝術家:李蕢至 協作者:Lua rivera、陳勇昌、張國耀、林漢卿、周聖賢 媒材:石頭、沙、鋼筋、鍍鋅漆、優麗漆、鍍鋅鐵網 尺寸:1500cm(直徑),320cm (H) 地點:台東縣太麻里鄉金崙海灘,台灣 年代:2023...


光明 Bright
Photos by: KRISTJÁN MAACK, TIMOTHEE GUIRAN, KUEI-CHIH LEE 作品名稱:光明 創作者:李蕢至 媒材:回收木料、雪、風 尺寸:380cm(L) x 450cm(W) x 450cm(H) 地點:冰島加爾澤市的民俗博物館...


月與火 / Flames in the moonlight
作品名稱:月與火 創作者:李蕢至 媒材:竹子、松木、鋼筋 尺寸:11m(L) x 6.1m(W) x 3.5m(H) 地點:中角灣,金山區,新北市,台灣 年代:2022 2022「北海潮與火」藝術節 「磺火捕魚」(蹦火仔)是利用火燄的光源捕魚的傳統方法。...


轉變 Transition_2022
PROCESS 作品名稱:轉變 創作者:李蕢至 & Lua Rivera 材質:竹節鋼筋、漂流木、竹子、海洋廢棄物、布繩、漆 尺寸:30m (L) x 16m (W) x 4m (H) 地點:都歷遊客中心,台東縣,臺灣 年代:2020 2020東海岸大地術節_邊界聚合...


荷居 Living with lotus
作品名稱:荷居 創作者:李蕢至 媒材:鐵、箭竹、芒草、構樹皮、落葵薯、劍麻繩 尺寸:200cm(L)x 140cm(W)x 200cm(H) 地點:新月橋下的溼地,新北市,台灣 年代:2022 2022新北濕地藝術季 我們都是在自然的庇佑下生活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