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與火 / Flames in the moonlight
作品名稱:月與火 創作者:李蕢至 媒材:竹子、松木、鋼筋 尺寸:11m(L) x 6.1m(W) x 3.5m(H) 地點:中角灣,金山區,新北市,台灣 年代:2022 2022「北海潮與火」藝術節 「磺火捕魚」(蹦火仔)是利用火燄的光源捕魚的傳統方法。 具有趨光性的青鱗魚因受光吸引大量跳出水面後,漁民再以網進行撈捕的傳統捕魚文化,也是台灣新北市金山區磺港漁港流傳百年的捕魚文化。 而這一個即將失傳的捕漁方式在文史工作者和漁民的努力下被保存下來成為了台灣獨特的文化生命觸動。 青鱗魚群隨著黑潮來臨,漁民們隨著潮汐與魚群遷移而有不固定的場域。 在低經濟價值與捕魚期間短的現實限制下,漁民們仍保有且使用著這種百年來的傳統捕魚方式,用生命來傳承這百年的文化記憶。 因此,此作品我以時間作為作品的發想,結合了「火」與「潮汐」兩個元素。 我將「火」的符號表現在海灘上,編織成一座自然雕塑來回應漁船與成群青鱗魚群躍出水面的圖像,而作品中間裝置著代表潮汐的「月」符號,也是一個可供民眾休憩賞海的地方。 此外,早期時漁民利用竹製火把來集中魚群,所以此作品使用竹子來表現,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