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螺旋 Time spiral
作品名稱:時間螺旋 創作者:李蕢至 媒材:鋼鐵、竹子、T5燈管 尺寸:15m(L)x 13.2m(W)x 4m(H) 地點:屏東縣民公園,屏東市,台灣 年代:2022 2022屏東燈節 螺旋的現象小至人體的DNA大到星體的運轉軌跡都能夠觀察得到,甚至颱風、龍捲風、旋風都是螺旋形,水流往往也會造成螺旋漩渦,地球自轉與環繞太陽旋轉的軌跡也是螺旋形,且此流動的狀態也有著「生命螺旋」的無限象徵。 此作品位於屏東市殺蛇溪畔的「屏東縣民公園」。這裡原是日治時期遺留的台糖舊廠和紙漿廠,在過去甘蔗是這裡製糖的主要植物,蔗渣是紙漿廠造紙的主要原料。在多年過去後工廠已蛻變為現在的「屏東縣民公園」且有著依水設計的許多景觀、鋼構裝置與地坑的遺址。 這件作品我以微觀的世界與無垠的螺旋現象作為概念,並使用甘蔗在顯微鏡下的維管束與細胞壁的圖像進行設計。在材料上我使用了鐵與竹子,並結合了工業科技上的雷射切割與傳統的編織手工藝兩種不同的技術來完成作品。我使用同甘蔗是禾本科植物且長纖維的竹子做為材料,搭配著甘蔗細胞壁的形狀進行竹編。除了將自然的柔美與鋼鐵的堅硬融合在一起之外,鋼鐵的


新北濕地水禮服 Water dress- New Taipei city Wetlands
作品名稱:新北濕地水禮服 創作者:李蕢至、Lua Rivera 媒材:水、雪松木、布袋蓮、大萍、荷花、粉綠狐尾藻、黃花水龍 尺寸:2500cm(L)x 2500cm(W)x 50cm(H) 地點:新月橋下的溼地,新北市,台灣 年代:2022 2022新北濕地藝術季-川流堆疊 「水」是我們靈魂的反映。 水是地球上生命的基本成分之一。地球表面大約70%被水所覆蓋,與人體內水份的比例相同。自1994年起,Masaru Emoto博士不斷地以科學的方法進行了意念對水結晶影響的實驗,也揭示了水在不同環境下會產生著不一樣的信息,而這水的實驗啟發了藝術家李蕢至和Lua Rivera開始製作漂浮在水面上的作品想法。從2019年開始李蕢至和Lua Rivera逐漸地在不同的地方創造出一件件獨特的「水禮服」作品。此作品使用環境間的自然素材來覆蓋水面的一部分,創造了漂浮在水面上的天然紡織品。它就像是一件為水織出的衣裳,以藝術的方式擁抱我們生命中最重要且神祕的物質- 水。 濕地與海洋、森林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它除了涵養水源、淨化水質的功能之外,也是大地上孕育生物多樣


荷居 Living with lotus
作品名稱:荷居 創作者:李蕢至 媒材:鐵、箭竹、芒草、構樹皮、落葵薯、劍麻繩 尺寸:200cm(L)x 140cm(W)x 200cm(H) 地點:新月橋下的溼地,新北市,台灣 年代:2022 2022新北濕地藝術季 我們都是在自然的庇佑下生活著。 過去曾髒亂不堪的大漢溪河濱地,現在已轉變成淨化汙水與生態棲地復育的人工濕地。此濕地除了有處理民生排放的汙水與淨化大漢溪水質及改善生態環境的功能之外,在枯水期時,還能補充河川水量、維持河川生態的功能,也是民眾賞景遊憩的地方。在此濕地裡有許多水生的植物與人工荷花池,也間接呼應了濕地內自然植物的淨水功能。 因此,我選擇了一處位於荷花池旁的地方作為作品的基地,以荷葉的形狀結合水生植物的維管束特徵,創造一個在濕地間的雕塑,並名為「荷居」。它是結合了現代工業科技和自然生態智慧的作品,也是一件工業文明在自然之間的交會的作品。我使用雷射切割的科技技術在鐵板上製作了一張有著植物細胞的荷葉形狀的椅子,並採集了竹子、芒草、構樹皮、落葵薯、苧麻繩等自然材料編織出另一片荷葉形狀的雕塑。作品由這2片荷葉形狀的雕塑組成,在這個淨水


波紋聖域 Holy ripples
作品名稱:波紋聖域 創作者:李蕢至 媒材:回收布料、漆 尺寸:450cm(L) x 250cm(W) 地點:摩周温泉藝廊,北海道,日本 年代:2022 2022極寒藝術節展 Title: Holy ripples Artist: Lee, Kuei-Chih Materials: recycled fabric and paints Size: 450cm(L) x 250cm(W) Location: Mashu Onsen Gallery, Hokkaido, Japan Year: 2022 2022 Extreme Cold Art Festival Exhib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