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環柱 Circular column
Photos by Gerd Okenka. 作品名稱:循環柱 創作者:李蕢至 媒材:斗笠、尼龍繩、不銹鋼鎖扣、束線帶 尺寸:150cm(L)x 150cm(W)x 700cm(H) 地點:德國達姆施塔特的森林 年代:2022 The 11th International Forest Art Path - “Art Nature Change" 我誕生在台灣的農家。我們在農地上經常可以看見農民們載著「斗笠」進行耕作的景象,而「斗笠」就像是在大地上跳動著的黃色音符。不僅如此,此遮擋陽光和蔽雨的自然編結帽在世代的農耕使用習慣下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華人農業的象徵符號。它與天氣相關,且象徵著農業、尊崇自然、維繫自然界生態平衡的智慧。 除此之外,在農業社會裡廟宇是民間信仰與文化的中心,它有著心理結構支撐的功能,也是常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要素。在華人廟宇中常見許多的「龍柱」雕塑,也據說「龍」有著控制天氣且調節氣候的神力,而農業則是受氣候影響最直接的產業。 地球上的森林是一座座人類心靈的宗廟。因此,我使用了「斗笠」這象徵人與自然關係的象徵物作為材料,將斗笠組合


山水螺旋 Mountain spirit
作品名稱:山水螺旋 創作者:李蕢至 媒材:竹子、落葉、鋼筋、不銹鋼網 尺寸:7.6m(L)x 4.6m(W)x 3m(H) 地點:綠光平台,台北市文山區,台灣 年代:2022 2022台北地景藝術節_里山川 創作說明: 台灣廟宇常見許多「龍」的雕塑。「指南宮」位於台灣台北市文山區木柵指南山一帶山麓,此位置在「堪輿學」上處於「龍頭穴」的位置。 「堪輿學」是由「氣」的觀念引伸而來,它是物質存在的不同形式表現。山為「實氣」,水則為「動氣」,兩者相互依存。而「龍」是自然流動能量的形體化,在各民族與文化中都佔有重要的地位,人們也賦予它諸多美好的神奇能力與寓意,有著祥瑞與平和的象徵。因此,我使用自然界中常見的螺旋造型來回應宇宙流動的能量,也是「龍」的象徵。 「山水螺旋」作品以「籠」為概念,並山與水的意象作為雕塑表現的形式。「籠」是種容器,用以容納與保護。作品使用自然素材收納著這空間流動的「動」與「靜」。我以幾何線條創造出螺旋型的山陵線,並在山脈的雕塑中置入此山的落葉,創造出龍脈它自然的肉身,與遠眺的山陵線相呼應。此外,每天早晨在寺廟清掃落葉的行為不只是清理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