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力 - Vis viva / Vis viva - The energy of life
作品名稱:生活力 - Vis viva 創作者:李蕢至 材質:樹枝、麻繩 地點:台中公園 說明: 能源是指供給能而使之動作的原料和資源。能量是指作功的能力或產生熱量。 而能量在古希臘語( ἐνέργεια energeia)中意指「活動、操作」。概念出自於哥特佛萊德·萊布尼茲的"生活力"(拉丁語:)想法,它定義於一個物體質量和其速度的平方。意思是說vis viva是守衡的,它能夠不用表現為物質、動能或是電磁能的方式而儲存在一個系統中。而這種觀念過了一個世紀後才被普遍接受。也就是能量守恆定律。也是此作命名的緣由。 在"能源‧在加與減之間"的命題之下,我從自然循環的角度出發,而能源是物質能量的釋放。因此,在台中公園廣大草坪上的兩棵大榕樹上及其週邊,我以電流的波型做為作品的形式與自然的脈波做一結合,,藉由物理信息在空間上傳播的一種物理現象來連結自然能量與文明能源之間的關係。就像有機體生物般在樹上盤旋,一路延伸至這塊土地。作品融入在這片風景中,反思能源的使用與自然系統之間的連帶關係,說明自然與人們生活的能源的密不可分。 Title: Vis viva -


遺跡2046 / 2046 Relic
Photo by Timothy S. Allen 李蕢至 (Chris) – 台灣 作品名稱:遺跡2046 材料:回收竹材、漂流木、麻繩、成龍地區植物、其他各種自然或回收材料 "現在"是未來遙不可及的追憶,而"遺跡"是我們拼湊過去人類活動神祕的輔具。 這件作品是一座通往未來、想像的橋,由陸地上的一間傳統魚寮延伸出來、跨越溼地的水面,直指天際。 在這看似破碎又完整的橋梁上,有些新生物停留在此,那是我們從沒見過的生物,牠們是如何演化的?又生存在一個甚麼樣的過去呢? 此作帶著一絲憂慮及些許的幽默,促使人們省思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也讓我們思考未來2046年的環境會變成什麼樣? Photo by Timothy S. Allen Chris Lee (Lee, Kuei-chih) - Taiwan Title: “2046 Relic” Materials: Recycled bamboo, driftwood, natural sisal rope, plants from Cheng Long Wetlands, and other natu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