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間迴響 Forest Resound
2015年江原道環境裝置藝術邀請展 2015 Gang Won Environmental Installation Art Invitational Exhibition _ Artist’s statement 我們總是跟隨著自然學習如何生活與創造。 這件作品位於江原道山上百樂寺附近的林地裡頭。那是個可以遙望遠山的小坡地。 我將地面的落葉清除,露出原有的土地。中心的圓型區域是原有林地,在外圍有許多自然線條由地上升起,組成像山陵的輪廓,綿延在這塊林地上,面對著前方山脈。上方狀似有機體的雕塑結合著當地的種子隨著風輕微晃動,是精神力的象徵,也像是林間的自然音調。回應自然的信仰與宗教。 We always follow with natural learning how to live and to create. The work is located in Back-Rak Temple, Hong Choen in Korea. It is a small slope could overlooking the mountains. Round

水氣場-3 森林平台 Water Aura-3 Forest Platform
2015信濃之國原始感覚美術祭-水的祭儀 SHINANO Primitive Sense Art Festival 2015 在剛到這座針葉林森林時,我發現一棵特別強壯的大樹矗立在群樹之間。於是我在其附近創作了"水氣場-1",之後於湖對岸的森林製作"水氣場-2",用東方氣場的概念說明水與土地密不可分的重要。最後我想再製作一件作品將氣場收回到人自身。由於在駐村期間,我參觀了位於千年之森的許多樹屋,使我萌生了森林平台的想法。於是我回到了當初發現的那棵大樹旁,在它旁邊製作了"水氣場-3 森林平台",一方面是對千年之森樹屋群的回應,一方面也提供了一個自然的休憩之所。 人們可以在平台上休憩、做夢、想像。更能感受大自然的靈光。 When I first arrived at this coniferous forest, I’ve found an extra giant tree standing among other trees. After, I created “Water Aura-1” here and “Water Aura-2” in an

水氣場-2 Water Aura-2
2015信濃之國原始感覚美術祭-水的祭儀 SHINANO Primitive Sense Art Festival 2015 在完成第一件作品(水氣場)後,我來到另一座森林。這座森林比較沒那麼原始,而且林相不太一樣,一半是人造針葉林,另一半是闊葉林。我沿著鐵路邊的小徑走去,選擇了一個朝向西邊的斜坡,而對面就是人造針葉林,再過去就是鐵路。在這件作品上,我想結合土地與水這兩種意象。於是我使用了葉子與波紋符號,用麻繩交互連接著前方由藤蔓纏繞成的葉形雕塑與後方山坡上由樹枝懸吊的波紋。在葉子雕塑裡頭我置入了藤蔓、樹枝、香菇、葉子、蟬蛻變後遺留的空殼等自然元素。後方山坡上的波紋是由去皮後的樹枝所構成,在一片綠色林相中特別明顯。我試圖創造某種山裡的音樂性,它看起來就像個大型的自然樂器。其中有一枝樹枝上有著彩色的落葉,它會隨著風吹拂而擺動。而當人搖晃整座葉形雕塑時,後方由樹枝構成的波紋也會隨之擺動。每當起風時,尤其是黃昏時刻,整座雕塑像是有了生命般動了起來,而穿過樹林的光正落在後方的波紋上閃著金光。 After I finished my first work

水氣場 Water Aura
2015信濃之國原始感覚美術祭-水的祭儀 SHINANO Primitive Sense Art Festival 2015 2015年時我來到日本長野縣的鄉間參與藝術家駐村計畫,一開始使我感興趣的是這藝術節的名稱-「2015信濃之國原始感覚美術祭-水的祭儀」。直接說明了藝術與自然的連結,回歸自身的原始感覺。駐地的地點位於長野縣大町市的木崎湖旁,湖的周邊有著美麗的稻田風景、可愛的小車站。除此之外,這裡也是著名的越光米的產地之一。湖邊美麗的景色也是許多日本動畫場景的取景聖地,當地也流傳著龍住在木崎湖中的傳說故事。當我抵達這裡的時候,我騎乘著腳踏車在湖邊感受這美麗的景致與風景,也尋找著適合創作的位置。在如鏡般清澈的木崎湖繞了幾圈後,也許是種對於源的渴望,也或者感受到森林這神祕氣息的召換,我決定進入這湖邊的森林裡創作。 這是座位於長野縣大町市木崎湖畔的雪松林森林,有著濃重的水氣且林間生態非常完整,除了樹蛙、蜻蜓、虎頭蜂等小生物外,也是猴子、蛇、氈鹿與熊的棲地。山裡沁涼的溪水順著崎嶇的水徑漫漫流入湖中,純淨的水質養育著這塊土地上的生物與物產,也是著名的越